发布时间:2021-04-22 04:12:55 阅读量:672 作者:朝彦
4月7日至9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报道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的消息东山岛军事演习。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分别接见了他,规格不可谓不高。两国领导人的笑容似乎已表明,去年5月越南排华事件后一度遇挫的中越关系已恢复常态。
审视中越关系,视线不应囿于南海
尽管存在海洋权益之争,中越的共识和共同利益仍大于分歧,让南海问题阻断两国的合作之路并不明智。假以时日,理性外交必然成为双方共同的选择。
中越关系的回稳令人欣慰。所谓“上兵伐谋”,中国的耐心得到了回应,中越关系最终重上正轨,并有望更进一步,走向全面合作共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中国的周边外交已从“反应型”进化为“维权维稳结合型”,并进一步向“顶层设计、固本强基型”升级。
尽管存在海洋权益之争,中越的共识和共同利益仍大于分歧,让南海问题阻断两国的合作之路并不明智。假以时日,理性外交必然成为双方共同的选择。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将给越南带来巨大机遇,越南首批申请加入亚投行,显然是看到了这个机缘;北部湾也是中国南方省份出海的重要关口,同身为东盟核心成员的越南协调好关系,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可以取得更大主动权,乃至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形成更有效的制约。
更何况,阮富仲还强调了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毛泽东、胡志明等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缔造的,中越建交65年来,“友谊与合作一直是主流”。
习近平主席也多次提及“四好”,即“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好同志”彰显了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亲近。平心而论,中越算得上改革路上的伙伴,真正是“政治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能以党对党方式推动双边关系,同样是两国的特殊优势。
中越友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东山岛军事演习。两国领导人虽达成共识,但两国纷争的核心——领土问题具体如何处理,依然考验着双方的智慧;两国关系自2007年以来多有波折,全面改善需要时间。同时,高层的政治互信仍需强化,这从官方报道中可见端倪:越通社特意提到“两位总书记也认为,两国关系有过艰难时期……主要原因是两国在东海(中国称南海)问题上的解决和处理办法上存在分歧,影响到党员、干部和各阶层人民的感情。”越南民间对中国的态度是多元的,部分越南媒体对双边外交的负面影响亦不可低估。
域外大国的推手同样不可忽视。越南同美国接近已不是新闻,后者正在游说越南加入TPP,还称越南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矛尖”。若越南领导人今后继续呼吁美国在南海“更积极一些”,中方不应感到意外。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和越南的亲密关系,两国刚刚签署了自贸协定,俄越关系比中越关系层次高得多。日本是越南的第一大援助国,印度则和越南有着雄心勃勃的共同战略……越南历来擅长平衡外交,善于借力打力,中方绝不能被动应对。
越南国内的政治局势也为两国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东山岛军事演习。有人会问,为何阮富仲只是“越共总书记”,而没有任何政府头衔?这是因为越南的政治改革已将党权、政权、军权分开,总书记、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三驾马车”分立,这一点倒有些类似30年前的苏联。阮富仲作为总书记的权力其实有限,政府总理阮晋勇被视为积极的改革派,国家主席张晋创的立场则有些模糊不清。此外,越共将在明年举行十二大,届时将产生新的总书记;局势明朗前,相关各方都会对越南对外政策的走向持观望态度,就可能的变数未雨绸缪。
中越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围绕个别问题的争端。中国需要珍惜两国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和政治共识,也不应忘记“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信条。当然,在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大框架下,我们的视线更不应只聚焦在南海上。(袁野)
西线扫雷队连日来穿梭于山路崎岖的百色市百省乡那布村附近的053号雷场,同样面临着复杂地形条件的挑战。近90度的陡坡,碎石滚落的危岩,以及炸药铺设、接线等都是战士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法国造舰局在2013巴西国际防务展上展示未来巴西航母PA2改进设计,该舰长285长,排水量60000吨。法国造舰局水面项目主管佩罗特表示,巴西海军已计划采购1~2艘新航母以在2025年之后取代现有“圣保罗”号航母。
时速200多公里的飞机,从空中看航母甲板,就像一张邮票大小,有效着陆宽度还没有陆地跑道的一半,其难度和操纵技术远远超过一般的飞机。同时,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着舰时,不仅不能减速,还必须加大油门驾驶战斗机冲向航母的甲板,确保钩不住阻拦索时能够迅速复飞。在尾钩挂住阻拦索的瞬间,时速从几百公里骤减到零,飞行员身体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过载压力,还必须克服心理的难关。
当天下午,许多记者还来到该师杨子荣生前所在连、红二连等基层连队采访,与官兵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部队今年开训以来的实战化训练情况。中新网记者走进杨子荣英雄侦察连。该连指导员李高见说,他们十分注重英雄精神的传承,每在新兵下连、老兵复退等重要场合都会组织“争当杨子荣式侦察兵”活动。每天点名时,连队都会第一个呼喊杨子荣的名字,全连人员齐声应答,呼喊“不怕流血牺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连魂。
“墨脱戍边模范营”战士爬山涉水 。 图片来自央广军事
朱建全说,他们坚持训勤一致,把每一次执勤巡逻都当作难得的实战化训练机会,在执勤中提高打赢能力。
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共克时艰、负重前行,在灾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答案就在军民一心。
退伍至今,董傲每天早上的起床闹钟依旧是部队的号声。而王帆记忆最深的仍是强军战歌中的那句“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文/孙晓媛)
装备国产歼-16战机的空军航空兵某旅八一前夕正式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作为空军先期换装歼-16的作战部队,官兵们常态化开展空地对抗训练,加紧研练与苏-30、歼-10、歼轰-7等协同作战战法,在体系支撑下,研练纵深突防、察打一体等新型作战样式,并利用参加各类演习演练时机,充分验证歼-16体系作战效能。这几天,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组织舰艇在黄海海域开展连续72小时的实战化训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第91个建军节到来。演练临时设置险情,突出专攻精练,考验官兵战场上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检验舰艇实战化课目的训练水平。
对旧军装和迷彩鞋依旧固执的偏爱,是这个50岁的中年男人对军旅生涯的怀念和延续。只要穿上军装,不管是再苦的苦,再难的难,咬咬牙攥紧拳都必须克服。2012年初春,返回学校时候因为路滑,邱玉君连同载着满满一车的书本和教学用具从桥上翻了下去。两根肋骨骨折,医生建议住院,休息了五天后,他最终还是放心不下。打着钢板返回学校,侧躺在土炕上,硬是没让孩子们落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