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7 07:13:26 阅读量:3344 作者:宝峰
退房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300业主未拿回房款
昨天上午,购买了昌平麓鸣花园8年却至今未能入住的9名业主来到昌平法院,他们起诉的是2007年曾轰动一时的“房企破产第一案”的两名主角“兴昌达博”和“兴昌高科”两家公司。原因就是今年年初,兴昌达博突然自曝当初用以申请破产的上亿元债务其实是两家公司共同策划和伪造的。
2001年3月,“兴昌达博”与“兴昌高科”协议共同开发位于昌平区的麓鸣花园项目,“兴昌高科”负责提供土地、办理开工、预售的合法手续和证件,“兴昌达博”负责承担销售、过户费用,提供拆迁补偿款。
随后,在拆迁没有完成、土地的各项手续不齐备、不具备开工条件的情况下,开发商就预售了数百套房屋,并收到了数亿元认购房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但到2006年,各种债务已经压得开发商踹不上气。而因本应2003年就交付的房屋迟迟不见竣工,大量业主开始要求退房,几年中虽然陆续有几百户业主拿回了购房款,但由于兴昌达博”无力再继续支付,最终仍有300多户业主未能拿回退房款。
避债:两公司联手伪造破产
2007年9月,“兴昌达博”宣告破产,而“兴昌高科”成为该破产案的申请人和债权人,这起破产案成为新《破产法》实施后第一起房地产公司破产案,又被称为“房企破产第一案”,同时也使得苦等多年未能入住的业主们拿回房款并主张违约赔偿的希望成为泡影。
没想到,今年2月,“兴昌达博”却突然自曝当年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兴昌达博”与“兴昌高科”联手伪造了6份债务合同、共上亿元的债务,并设计由“兴昌高科”作为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可没想到却弄“假”成真,原来只占10%股份的“兴昌高科”入主“兴昌达博”,并全面接手了麓鸣花园的开发。
除了转移发展重心,王府井百货全渠道改革从探索步入实践阶段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本月底,王府井百货将与供应商完成单品管理调研,11月实现系统对接。明年1月开始,首批试点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双安商场将告别纯百货模式,切换到与供应商同步的商品SKU管理模式。未来两年,这一变革将向王府井百货的全国门店推广。
宜居灯饰同样由5家灯饰厂共同承租。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员称,街铺只是灯饰厂门面,楼上还有更大的展厅,好几次她带着客人上楼看灯饰时突然停电,几个人都被困在电梯里。“没办法啦,只好自己想办法出来”,这名店员称。
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1954年起,为疏导交通,将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从此,京城北中轴线上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著名景观彻底消失。此前,西城区在街巷环境整治过程中,发现了雁翅楼遗存。(记者 文静)
《办法》规定,新建物业项目应当按照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确定物业管理用房,不得设置在地下。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是指《天津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规划总建筑面积中的可出售部分。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应当按照不低于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的千分之四确定物业管理用房;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应当按照不低于规划出售部分总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三确定物业管理用房。
以碧桂园为例,2014年10月和11月其销售金额分别为106.7亿元和120.8亿元,而最后一个月其销售额达到248.4亿元。招商地产则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销售金额为111亿元,占据全年510.5亿元的五分之一。
在佳兆业陷入债务危机后,该公司的北京项目会不会受到影响?北京晨报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求证。佳兆业公司公关部相关人士明确表态:“上述两个项目均未受到总部的影响,开发进度一切正常。”
日前,记者从杭州上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这个被命名为“勾山国际”项目年内即将正式推向市场。
城北某商业地产项目认筹吸引大批市民争相前往。本报记者 张超 摄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去年中小房企普遍面临资金面紧缺的问题,即使年底出现翘尾行情,中小房企也难以扭转资金紧张的大局面。预计2015年中小房企资金面仍然较为紧张,短期内也不会因为当前降息、政策面“救市”而改变。对于2015年的中小房企来讲,仍然面临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极有可能还会面临破产或被收购的市场风险。在银行“惜贷”常态化的市场背景下,对于资金面确实较为紧张的中小房企来讲,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市场手段,卖项目也好,卖股权也好,降价销售也好,只要市场艰难的时期可以“活下去”,那么这就是起码的成功。在未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渡过当前的企业资金面危机,未来有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